春拍落幕,艺术品牛市步入盘整期

    火爆的香港春拍没能在内地延续,回归理性的传统艺术品市场和一波三折的当代艺术品市场表明,“非典”后开启的艺术品牛市终于复归平静。

  仔细观察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前的当代艺术专场,情况也不容乐观:嘉德、华辰、瀚海,三家公司的成交率都仅徘徊在百分之六七十。5月21日举行的匡时春拍,当代艺术品专场成交率更是只有60%

  从4月9日香港苏富比的“仕丹莱”重要当代中国艺术珍藏专场,到5月28日北京保利的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拍卖,2008年的春季艺术品拍卖完成了一个戏剧性的转身。

  在宏观经济不明朗的预期之下,香港两大拍卖行以雄厚的实力维持了局部繁荣,但香港艺术市场的热度却没有蔓延到内地。火爆不再的传统艺术品市场、一波三折的当代艺术市场,由“非典”开启的国内艺术品市场热潮,终于复归平静。而在大灾之后,等待我们的是又一波疯狂,还是更为凶险的盘整?一切都是未知数。

  “艺术品市场是宏观经济小窗口”

  今年春拍是在两种对立的言论中拉开帷幕的:一方认为股市震荡后,会有一部分游资刺激艺术品市场,从而引发一波升势。香港苏富比买气充足的拍卖现场,和嘉德创历史新高的9.93亿总成交额,似乎都验证了这种说法。然而随着内地春拍的推进,另一种看法逐渐占了上风:“股市是宏观经济的大窗口,艺术品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小窗口,股市不好,艺术品市场从根本上也好不了。”

  “和2005、2006年的高峰相比,今年艺术品市场没那么火爆了,这是好事。”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内地拍卖行业元老甘学军的眼里,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就是两条简单的曲线,而今年的股市震荡只不过略微加速了曲线的运动:传统艺术品这条曲线在2005年就达到了高峰,今年已经回归常态。精品仍能拍出高价位,对于普通的作品,买家则不再盲目加价。而当代艺术品这条曲线的高峰则出现在了去年底,回落几乎是接下来必然的趋势。

  “不必讳言,当代艺术品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是投资领域的事情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收藏了。所以如果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只不过是它在去年达到了高点,现在要盘整了,就这么一回事。”甘学军说。

  回观各大拍卖行今春的动作,似乎业界对这个趋势早就心照不宣。为了抵御这场危机,苏富比和佳士得都出了狠招。苏富比将自己持有股份的“仕丹莱收藏”全数拍出;而佳士得也集中全球优势,在香港推出了首场当代中国艺术品晚间拍卖。

  如其所愿,两家公司最后分别取得了17亿港元和24亿港元的骄人成绩。当代艺术继续打破纪录: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成交额高达7536.7万港元,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新的世界拍卖纪录。岳敏君和张晓刚也纷纷刷新个人纪录: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三号》在苏富比以4736万港元高价成交;岳敏君的早期作品《轰轰》则在佳士得拍出5408.7万港元。同场当中,还有13件拍品的成交价超过1000万港元。

  然而就在佳士得这场晚间拍卖的四天后,北京保利同样级别的现当代中国艺术品夜场拍卖却是以另一番结局收场。

  全场65件拍品,只有49件成交。成交额最高的王怀庆的《四合》也只拍出2352万元人民币。陈逸飞、张晓刚、靳尚谊、周春芽的重要拍品纷纷流拍。香港两家公司成功挺过了市场危机,但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颓势似乎已经难以挽回。

  “现在的问题不是作品没人要,而是价位太高”

  其实保利拍前也曾预计到会有这样的结局。可惜它没有苏富比那么雄厚的资本,也没有佳士得的地理优势。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扩大巡展范围,和压低保留价。但令拍卖行无奈的是,经过去年的火爆之后,委托方心理预期一时难以回归理性,因此许多重要拍品的定价都超出了合理范围。

  雪上加霜的是,定价偏低的保利赈灾义拍就定在现当代艺术品夜场的第二天。“许多大的买家在义拍中买了很多作品,但在夜场却买得不多。”在保利现当代艺术部业务经理徐娟看来,公司可以说是“牺牲了夜场,成全了义拍”。显然大灾之际,艺术品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救灾上,有些大的客户甚至都已经住到灾区,筹划他们的救灾资金了。”甘学军说。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却未必全是如此。仔细观察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前的当代艺术专场,情况也不容乐观:嘉德